钧瓷无双,窑变无对;如何鉴定钧窑的真假?教你这必学的四招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响,在宋徽宗时期达到高峰,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学的影响,反应在瓷器上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北宋官造钧瓷,不论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严格遵守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宫廷气势,一丝不苟。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产于钧州今天的河南禹县,发源于唐朝,在宋朝达到鼎盛,成为五大名窑之一。

​钧窑鼓钉三足洗 宋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钧瓷烧制技艺极为特殊,“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说的就是钧窑——每一件钧瓷烧制前都只着一种颜色,但妙就妙在钧瓷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窑变现象,烧制成功的每一件钧瓷颜色各不相同,“钧瓷无双,窑变无对”,每一件钧瓷,一经烧成,都是举世无双的孤品。

​钧窑天蓝釉紫红斑碗 北宋到金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官钧的发色和纹理大小和分布,今天都难以做到人为控制的恰到好处,宋金时期的钧瓷技艺,也代表了中国瓷艺的最高水平,然而今日早已失传。

而钧瓷工艺早已失传,而窑址也随冰冻积水而下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于是各地群相仿效,窑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领。至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栋,考古窑口不计其数,因都未见过这批北宋官造钧瓷,也只能是管中窥豹了。1955年,禹县(今禹州)陶瓷厂开始研制、探索湮没已久的钧瓷胎釉的基本配方与烧成技术,不仅烧制出玫瑰紫,海棠红、天青、月白等传统色釉,还发展了十多种花釉,并增加了现代日用器皿、艺术陈设瓷等新品种。

那么对于北宋的钧窑我们要从哪一些方面去鉴别它呢?以下这五点线必须知道

1:首先要看窑变画景观景致是否鲜明。好的钧瓷能够表现一种完美的主体精神,体现华夏民族文化的底蕴,反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它们以生动的形象、意象、物象,在自然窑变状态下得以物化,思维奇异。奇妙的是这些钧瓷景致因人,因时,因境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其次要看纹路是否奇特。纹路分迸片、行纹两部份。迸片即开片,形成乍若破碎但指感光滑的钧瓷特殊审美风格。行纹名贵的有珍珠点、鱼子粒、鱼子纹、蛛网纹、冰片纹、蚯蚓走泥纹、袈裟片、菟丝缕、蟹爪痕、火狐衣等。这些纹路为钧瓷的审美增添了极多的情趣,在宋代曾以是否具有蚯蚓走泥纹作为钧瓷珍品鉴定的必备条件。

3:要看钧瓷釉色是否雅致,钧瓷釉色以红为主,名贵的有朱砂红、鸡血红、桃花红、胭脂红、火焰红、玫瑰红、枫叶红、宝石红、玛瑙红、朝霞红、夕阳红等等,历史上名贵的还有天青、雨过天晴、玫瑰紫等。

4:判别钧瓷要视其色彩过渡是否自然,严格的讲红中透紫、紫中蕴蓝、蓝中泛青、青中寓白、白中隐红、五彩渗化、蕴玉生辉。以上均为钧瓷成功的标志。其中最为难得的是名贵釉色的高度纯化,釉色与纹路的统一又会上升为特定的精品和珍品的标志。

5:最后是选其工艺是否精细。钧瓷是北方陶瓷文化的代表,经其粗狂、豪放、古朴、端庄、雄浑为其显著特点。其制作工艺的重点是“窑变”,讲究“火的艺术” 故它不以工巧取胜,用一般陶瓷工艺的标准来衡量它,往往会因此与优秀钧瓷失之交臂。

发布者: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

选择福羲国际艺术品拍卖行的服务,我们将一如既往的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更专业、更周全的收藏知识指导和收藏投资指引,伴随着我国收藏热第四次浪潮的到来,祝愿福羲国际艺术品拍卖行和广大藏家爱好者和藏品投资人共同成长。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卖或者参加拍卖推荐会请与福羲国际拍卖公司授权征集点客服经理联络,洽谈市场趋势与托售事宜。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1586504477799962.png

Tel : +852 5482 1633

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 +852 5482 1633

征集范围

1、名家字画: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2、精品陶瓷:历代陶瓷精品,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3、翡翠玉器:高古玉、和田玉、翡翠等玉器精品,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4、杂项文玩:竹木、文房四宝,绣品、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邮票钱币等。

5、明清家具: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佳

发布者: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

香港福羲国际拍卖秉承着以推广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文化不断努力和发展,一直对艺术品拍卖的发展不断做出努力和贡献。大型國際拍賣會全球公開征集,藏品拍卖咨詢 Tel : +852 5482 1633 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852 5482 1633 Email:cyuxin553@gmail.com

留下评论

通过 WordPress.com 设计一个这样的站点
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