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掌握 | 哥窑鉴定四大技巧,懂了才少吃药!

收藏家都有一个梦,在梦中与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相遇,相知,相守。作为瓷器收藏家而言,宋瓷就好像喜马拉雅,而五大名窑则好似珠穆朗玛。特别是五大名窑中的汝窑,官窑,哥窑,更是难得一见。相比而言,均窑定窑则存世数量多了不知多少倍。

图片

宋瓷,早在明代的时候就成了名贵收藏品。官哥窑瓷器鉴定如何进行,明代的人留下来不少关于宋瓷的记录,最有名的莫过于《格古要论》,这本明初洪武时期曹昭所著的文物鉴赏书籍,又来又被新增,成了《新增格古要论》,影响深远。

图片

现今发现的真正论及哥窑最早的文献当推明代陆深《春风堂随笔》:“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陆深,字子渊,上海人,弘治十八年进士,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5年)。文中明确了哥窑烧造于龙泉的琉田,琉田今名大窑,为龙泉窑的中心产区。然而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高濂的《遵生八笺》又有别论:“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二窑烧造种种未易,悉举例可见,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官窑质之隐纹如蟹爪,哥窑质之隐纹如鱼子,但汁料不如官料佳耳……”,文中“取土俱在此地”已将哥窑产地定为杭州。这一前一后的两种说法,是明代文献中最典型的关于哥窑的“产地说”。

图片

其实按照珍稀程度而言,五大名窑的排序在今天可能要发生变化了。除了更为珍罕的北宋官窑以外,今天的五大名窑排名应该是哥汝官定。没有钧窑什么事了。说句题外话,不少收藏爱好者关注汝窑到底有多少件的话题,其实弦外之音就是说汝窑民间收藏了不少真品。讨论这种话题容易引来争吵,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汝窑是很珍贵,但现在新仿的汝窑瓷器,基本上已经破解了古代汝窑的烧制密码,所以有非常强的杀伤力。

图片

再者,根据对河南地区瓷窑的考古发掘调查表明,至少在与南宋对峙的那一百年间,属于金国势力范围大河南地区,瓷业并没有萧条,反而烧制了大量的类汝瓷器。定,钧,汝类型的瓷器在金国时期从神坛走下,面向民间,所以不少民间收藏者手上极有可能有此类古瓷器。也不排除金兵南下,当地出现窖藏的可能性。但汝窑瓷器,我们说的一般都指和清宫那批传世器类同之物。这类就极少了。

图片

因为哥窑瓷器缺少同代文献,且子孙文献常是片纸只字,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仍无法掀开层层面纱,出现它的实在面目,因而哥窑辨别真伪更是难上加难。宋代哥窑瓷器鉴定主要从外型、胎釉、纹饰、裂纹等方面着眼。老陈是一位业内资深古玩经纪人,家族世代收藏可追溯至清代,专修考古专业。经常穿梭于各大拍卖行和博物馆,曾亲自策划过许多大型拍卖活动。目前老陈任职于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由于本身对瓷器的喜爱,老陈曾与业界多位教授实践探讨过关于哥窑鉴定的问题,特作此文,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哥窑鉴定的一些专业知识,请认真阅读。

图片

一、哥窑器必须具有众所周知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前者是哥窑的与众不同的裂纹,大纹为“铁线”,有的显蓝,大纹中套的小纹为“金丝”,有的不一定显金黄,大纹小纹合称为“面圾破”,它应当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后者是哥窑显露的较为特殊的胎色,但两者往往如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瓷胎满釉器有“紫品”而无铁足。铁足应当是胎质本身的无釉颜色。铁足如是人为施加的一种黑色釉,其真伪值得怀疑,与《七修类稿续编》中记载的“其足皆铁色”相悖。

图片

二、“紫口铁足”的风致,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这也是区别真假哥窑器的传统方法之一。

图片

三、“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

图片

四、哥釉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地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宋代哥釉瓷釉质莹润,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哥窑瓷土脉微紫,质薄,有油灰色、米色、粉青色三种瓷釉彩,表面满裂纹。

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喜爱,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但其制作工艺已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清乾隆帝尤喜赏宋代哥窑,尝欣然作诗赞云:“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哥窑瓷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弥足珍贵,现主要藏于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博物馆。定窑以烧白瓷著称,碗、盘制品多采用覆烧工艺,口沿涩胎无釉,故在一些精细的制品上常用金、银、铜钤口。钧窑创造了以氧化铜、钴等金属矿物质为着色剂,烧制铜红、天蓝、月白等釉色。官瓷有别于汝官瓷,窑址先在开封,后迁杭州。官瓷艺术上追求质朴无华、淡雅自然;胎骨坚薄;釉色翠美清新;腴润如脂;纹片纵横,飘逸流畅;“紫口铁足”是其独特名贵处。

发布者: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

選擇福羲國際藝術品拍賣行的服務,我們將一如既往的為廣大收藏愛好者提供更專業、更周全的收藏知識指導和收藏投資指引,伴隨著我國收藏熱第四次浪潮的到來,祝愿福羲國際藝術品拍賣行和廣大藏家愛好者和藏品投資人共同成長。如果你有古玩精品想拍賣或者參加拍賣推薦會請與福羲國際拍賣公司授權徵集點客服陳經理聯絡,洽談市場趨勢與托售事宜。

電話Tel : +852 5482 1633

微信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852 5482 1633

Email:cyuxin553@gmail.com

发布者: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

香港福羲国际拍卖秉承着以推广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文化不断努力和发展,一直对艺术品拍卖的发展不断做出努力和贡献。大型國際拍賣會全球公開征集,藏品拍卖咨詢 Tel : +852 5482 1633 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852 5482 1633 Email:cyuxin553@gmail.com

留下评论

通过 WordPress.com 设计一个这样的站点
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