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鑑定八種方法與斷代常識

根據老陳我個人多年的收藏研究、市場經驗總結以下八點鑑定方法,部分是前所未有的新方法。這八點方法的作用可以互相轉換,並作為依據對古玉器辨偽作綜合分析判斷。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斷提高,並且突破了前人鑑定古玉的一些理論,給辨偽工作帶來了新的難題。我們要從客觀實際出發,針對仿品的不同特點進行科學研究,深入市場,不斷總結實踐經驗,進行科學的、客觀的、全面的分析鑑定,而不是依靠帶有主觀性的推理、考證、猜測去鑑定真偽。

一、工藝痕跡鑑定

古玉工藝就是古玉加工工藝。一是剖片;二是細加工;三是拋光。其方法無外有兩大形式:其一為清以前至新石器時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動化砣機工藝;其二為近代電動砣具工藝及滾桶搖光拋光工藝。

鑑定方法:10–50倍放大鏡,觀察拋光痕跡;適用範圍:新石器→清代。新石器時代晚期,已發明手動砣具,拋光用解玉砂、獸皮輪砣、棉、麻布輪砣等。其鑽孔特點多為喇叭狀,長孔多為對鑽而成,孔為中細,兩端大,孔壁可見粗細不等的螺旋紋,且表面光滑。機械孔壁則較規整,留有細密均等的螺旋紋,而且不夠光滑,而且,孔口邊緣也可發現硼碴。這是新石器穿孔鑑定重要方法。

戰國鐵器發明以後,穿孔則較規整,但孔壁螺旋紋還不如機械孔壁螺旋紋細密均等,孔口、線條邊緣出現硼碴。新石器時代與商周之時拋光多用獸皮醮解玉砂等為之。10倍或20倍放大鏡下可觀察粗細不均,但方向不一的細凹線,間或也有雜亂無章細凹線,並有層次感。區別於機械拋光或仿照古法拋光的細密均等較為平行的細凹線。精品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平整、勻淨、乾淨利落,重要的是垂直砣痕不能太過,電動砣具一般可發現垂直砣過的凹陷痕跡。

二、氧化鑑定

氧化是指玉石在各種自然環境下與空氣、水及其它物質所產生的化學變化。<BR>氧化有二種現象:一是鈣化成程度輕重不一的雞骨現象;二、是氧化嚴重成粉狀。

鑑定方法:10–50倍放大鏡,強光手電。觀察平面氧化透光照射;適用範圍:新石器~清代出土古玉。從礦物學角度上看玉器,它的質地緻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夾雜含有一些其它物質,在長時間的化學作用下質地弱的部分,特別是玉器表面氧化後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腐蝕形成的小孔洞,再一種有氧化情況較重,通常在玉器表面鈣化形成白斑,程度輕重不一,但自然地覆蓋在玉器局部或全部,有層次感,深淺不一,程度輕的,表面仍有光澤,嚴重的則腐蝕成粉末。重要一點是: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較重,火燒假玉器就不這樣。火燒仿氧化古玉,表面通常為薄薄的一層呈粉狀,沒有深度、層次感。強光燈照射下玉質純淨、透明,氧化非常薄,任何部位皆有一致的深度,而自然氧化深度則有輕有重,通常尖角、邊棱部位較重。氧化重的,燈光照射不透。但也有用含有似氧化白色的玉石做成的偽古玉。值得我們注意。而且偽造雞骨白的白斑點在放大鏡下觀察呈凹陷形。此種鑑定方法需注意的是,有個別作偽者利用天然氧化成的玉料作成器,這需從加工痕跡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三、腐蝕鑑定

玉器長時期埋在各種土壤中的腐蝕現象。

鑑定方法:10–50倍放大鏡;強光手電,觀察特徵;適用範圍:受腐蝕的出土古玉;其特點通常是蝕孔、蝕斑現象,有的蝕孔口小腹大,在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孔內的化學變化形成的閃亮結晶體,這一點是目前任何方法都不能偽造的。通常氧化較重則腐蝕越重,目前用酸類物質腐蝕偽造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積凸凹不平的腐蝕,蝕孔、蝕斑明顯,可以說砣工化盡,這樣處理的古玉其蝕孔常常是外大里小,無結晶體,呈斑駁狀。這裡需指出的是:有很多人利用自然腐蝕嚴重的玉石料加工成偽古玉,這種古玉特點是通常腐蝕嚴重,加工痕跡處無氧化,缺乏腐蝕自然普遍性。

四、凝結物鑑定

凝結物鑑定也稱包漿鑑定,是指玉在各種環境中,由其它

物質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的一種物質。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礦物凝結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墓土或腐爛雜物;三是傳世品上的污垢。這幾種物質都很微妙,顏色不一,通常是靠多年的對實物觀察所得。

1、鑑定方法:10–50倍放大鏡,牙籤,觀察不同位置;用牙籤刮劃附著物;適用範圍:沒清洗的出土古玉;出土品的包漿有一種是凝結在玉器表面的物質,這種物質在放大鏡下觀察也呈斑駁狀,有的是礦物質溶化後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狀;有的則是半透明的;有的則是墓土。無論哪一種,都十分自然,凝結較實,並伴有墓葬氣味,這種氣味有的即使刷洗也仍然有,這也是氣味辨偽的一個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這樣,包漿鬆散,無墓葬味,無透明礦物質,即使有泥土包漿堅固的,也是膠一類物質所為,一燒、一洗即知。現流行一種把古玉用細鐵絲纏上,放入土中數月或數年後取出,紅褐土銹可固結在玉上。但古玉很少與鐵一類物質共同存放、埋葬,只有一類玉劍具是如此。這樣的偽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賣行上出現,並且在玉器上很明顯地看出用鐵絲纏過的痕跡,真不可思議!

五、氣味鑑定

玉器埋藏環境的不同,氣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還有傳世味。一般玉器氣味以新近出土最為濃烈,熟悉這種氣味最好的辦法是多嗅老窯陶瓷,特別是新近出土的陶瓷氣味,尤以戰國、漢代陶器為重要,它們的氣味與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或相似。

鑑定方法:濕水,可用水點濕玉器,可嗅出氣味;適用範圍:出土古玉。<BR>此種方法僅限於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對於鑑別那些偽造出土古玉特別靈驗,它們不僅沒有墓葬氣味,相反,有種刺鼻的化學氣味或單純的土氣味。此種方法要求我們多實踐、多對比,才有所收穫。但有一點需注意的是:帶有泥土雜物的玉器,不論早晚出土,必須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氣其味更大,反之,無味則必假。

六、沁色鑑定

沁色是古玉長時間在各種存放環境下與所接觸的器物產生的顏色變化。是另一種物質分子滲入玉器局部或內部產生的顏色。我們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於紅色漆器內,可能受紅色沁,黑漆則可能產生黑色沁,黃土內埋藏,則可能產生黃褐色沁。

鑑定方法:10~50倍放大鏡,強光手電,觀察解理、沁入深淺,照射玉器,觀察顏色,沁入部位;適用範圍:出土受沁玉器;在強白燈光下觀察,沁色通常是在玉的接觸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綹等部位所產生的。然後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擴大滲透,嚴重的可浸透全器,這叫“滿浸(沁)”,盤玩之後變色,顏色鮮豔,大多沁色顏色由灰白變紅。重要一點是:通常情況下,真品沁色比較單一;顏色較暗,較亂的沁色和鮮豔沁色就值得懷疑了。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觸部位,不一定有沁色。採用化學或物理方法仿造沁色通常為滿沁。也有局部沁,特點是沁色較多,激光偽沁並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處進行的。通過強白燈光下觀察可知這一點。但有用高科技沿玉解理或綹處進行激光偽造沁色的,但真沁大多數有由深到淺的過渡色。還有一點就是玉的存放環境乾燥或玉質緻密可以無沁。

七、化學鑑定

對偽造氧化嚴重的雞骨白,泛白、白斑現象,食醋是針對一般石灰、火及其它方法燒製呈白化現象的偽古玉,目前主要應用食醋和二是丙酮兩種化學物品進行鑑定。

鑑定方法:食醋、丙酮,把玉器局部燒煮,丙酮刷洗;適用範圍:氧化古玉,仿氧化古玉。

具體方法

先把醋燒開,把偽古玉局部浸煮1–3分鐘,拿出之後用水可清洗掉白色粉末,水呈白漿狀,氧化薄的部位可露出玉質,真假立斷,這種方法對真氧化白斑是清洗不掉的。

丙酮主要是針對用膠及顏料一類物質調成的白漿塗刷在玉器表面,利用丙酮局部刷洗,即可洗掉白漿,真偽立斷。如是真古玉的雞骨白現象,在短時間內就不會出現上述現象,是洗不出白漿的。此種化學方法請慎用,即使真舊古玉,也千萬不可長時間浸煮在酸性化學試劑裡,因為任何玉石長期在酸性溶液腐蝕下都會受到破壞的。

八、藝術水平鑑定

玉器製作工藝,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藝術風格,熟悉各個時代、各個地區的玉器工藝水平是鑑定古玉的先決條件。技術水平不等於藝術水平,有時技術達到了,藝術卻達不到,在古代玉器藝術水平中,成熟的藝術是當今難以仿製的,具體體現為那些藝術水平高的玉器更難仿製,鑑定起來也相對容易。

鑑定方法:人眼觀察,與真器對比研究;適用範圍:一切具有藝術性玉器;闢如漢代玉人物、馬、獸

類,特別是圓雕作品,那種圓潤、飽滿、流暢的線條,迄今仍極難仿製。可以說,愈是技術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圓雕作品,器型複雜作品,愈容易鑑定。原因是製作難度大,容易留下破綻;相反,那些器形簡單的、藝術含量低的玉器仿製特別容易,鑑定起來則難。重要的是,美的藝術只有手法,沒有方法,藝術達到一個界限不再能前進,這種界限或早已達到而不能再突破;並且這樣一種技術也不能傳達,而是每個人直接受之於天,因而人亡技絕。等待大自然再度賦予另一個人同樣的才能。

古玉的斷代常識

紅山文化時期-公元前4000年左右,距今已6000多年左右。1971年出土的紅山文化時期的玉龍,入土5000多年,全身黑漆古成塊如黑石,全身受石灰沁已變相,全身糟朽土吃不定,局部帶褐色土斑,不見質地,透過強光也不可能見質地。

良渚文化時期 — — 為公元前3300 — 公元前2250年左右,距今已400多年。從良渚文化時期的

玉琮,由於在土中受的色沁不同,所以良渚玉琮有不同的生坑情況。早期玉琮受土沁質如黃色玉石、略帶紅土斑;中期玉琮受石灰沁全身變相,糟朽較少,不見質地。

三代古玉 — — 公元前200年 — 公元前221年,距今已二三千年。三代古玉粗看如石頭,細審如玉石,全身土吃土斑比例大,有的渾身石灰沁、渾身黑灤古。

秦漢古玉 — — 公元前221年 — — 200年,至今二千年左右。秦漢古玉遠看如玉石,近看有玉性,玉身有土吃比例小,全身有土斑比例大,有的是滿斑。全身或局部黑漆古。

兩晉六朝古玉> — — 距今1800年左右<BR>出土古玉已有玉相,有土吃土斑,也有少量玉皮出土,大部分有玉皮之古玉,在玉皮處有開裂,全身或局部有較薄黑漆古。

隋唐古玉 — — 距今1000多年。<BR>出土古玉一看便知是玉,無滿斑,局部有土銹土魔,局部有較薄黑漆古。

宋代古玉 — — 距今只有1000,玉體上只有少量土斑和黑漆古。

明代古玉 — — 距今五百多年,玉就是入土後出土已無多大變化

以上是看生坑、熟坑斷代的一般規律。然而,有些玉器還要看是出土於地勢低而潮南方,還是出土於地勢高而燥的北方,同一塊生熟的玉器,如玉器表面是黃土就有可能是漢代的,如是紅土那就可能是隋唐了。

切磋美石岁八千,华夏琢磨绝艺传,

红山良渚古拙美,商周折铁坡一面,

春秋阴起战浅浮,细若游丝八刀汉,

历代工艺自有度,胸有腹稿识不难,

更有古旧特征在,宠今索古愈灿烂。

如果想了解更多高古玉,就必須要了解各個朝代的玉器特徵,可添加下方老陳聯繫方式,讓我們一起學習提高古玉,高古玉的鑑賞鑑定能力

發布者: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公司經過11年的發展,在廣大藏家和客戶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福羲國際拍賣集團》專業的團隊為您的藏品,做審核、鑒定、預估、風險評估、市場分析、媒體宣傳、官網雅昌推廣、在集團眾多的VIP買家裡面,我們將為您的藏品,精淮的、針對性的、找到有意向的買家。您只需把最好的精品帶給集團,其他的壹切 集團將全心全意,用盡壹切渠道將您藏品的曝光率,成交率提到最高,福羲國際隨時歡迎您的咨詢。

电话Tel : +852 5482 1633微信WeChat:XGDG6913LINE:xgdg6913Whats app:+852 5482 1633Email:cyuxin553@gmail.com

征集類別:

1、名家字畫: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書畫,油畫、水粉畫及其他藝術形式不限。

2、精品陶瓷:歷代陶瓷精品,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為佳。

3、翡翠玉器:高古玉、和田玉、翡翠等玉器精品,要求玉質佳、雕工精。

4、雜項文玩:文房四寶,繡品、田黃,雞血石,金銀器,青銅器等。

5、明清傢俱:各種材質的硬木傢俱,以紫檀和海南黃花梨為佳

发布者: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

香港福羲国际拍卖秉承着以推广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文化不断努力和发展,一直对艺术品拍卖的发展不断做出努力和贡献。大型國際拍賣會全球公開征集,藏品拍卖咨詢 Tel : +852 5482 1633 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852 5482 1633 Email:cyuxin553@gmail.com

留下评论

通过 WordPress.com 设计一个这样的站点
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