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收藏的境界,其實很多人都弄不懂!

身邊的朋友經常談及收藏的林林總總,有時候會談到收藏境界問題,說實話,老陳我針對這樣高深的問題,實在不敢言談,再說就人生而言,道性也太膚淺,感悟更談不上,只當閒談,以混時日。

一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王國維在他的《人間詞話》中描述了人生的三種境界,如“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此第三境也。

後人歸之為:知、行、得三境界。

其實,對於收藏人而言,參禪如藏,藏如參禪;

人生如藏,藏如人生,道理基本都一樣。

收藏本來就是很殘酷的一項愛好或事業,沒有誰隨隨便便可以成功。無論得到眼力還是獲得真精藏品,都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像的汗水和努力。而且要被其他行業付出的還要多,古玩被稱360行之首,首行必然是首難,認識不到這些,肯定是一場災難。

收藏不僅僅是收回來,藏到手那樣簡單,收藏是一輩子的事情,收藏的過程是不斷領悟的一個過程,領悟不到每段過程當中的境界,就是特毀人的玩物行當,玩物毀人喪志就是這麼來的。

所以說,對於愛好收藏的人,認知收藏的境界也很重要。

收藏也有三重境界,借用參禪之境比喻為:看收是收,看藏是藏;看收不是收,看藏不是藏;看收還是收,看藏還是藏。

看收是收,看藏是藏

這就是說收藏愛好者,起初對收藏這項愛好多都是比較單純的一種願望,也許因為收藏可以體會到歷史文化,也許是因為收藏包含的人文情懷,也許是因為收藏品體現的工藝藝術,也許是因為收藏帶來的閒情逸致,也許是因為收藏品體現的一種財富價值觀。

但是,還有一類收藏者,受媒體誇大的文宣、受一些不良機构和偽專家的誘導,以為收藏就可以一夜暴富,以此來滿足强大的虛榮心,抱著這種願望入藏的人,所占比例很大。

因為初識藏界,一切都是新鮮的,只看到別人檢漏,只看到別人功成名就,只看到拍賣天價,眼睛看見什麼就是什麼,人家告訴他這是館藏一樣的國寶可以收藏,他就不論真假的收回來,活在虛假的滿足之中而不能自拔。

有些人開始懷疑,但人家告訴他那些否定你藏品的人嫉妒眼紅或者沒有水准,他就認准了這些奸商販子和偽專家對自己最好,不求甚解只管聽故事和按圖索寶,導致滿屋子都是大量贗品國寶。

隨著收藏的“國寶”越多,拿出去展示總受質疑,於是找專家鑒定,剛好這些面兒上飄的偽專家更壞,只有說真品、絕品、價值連城,起碼價值幾千萬才會讓這些初學者甘願掏付昂貴的鑒定費和證書費,甚至可以引薦到“國寶幫傳銷組織”的各個網站或圈子,享受那裡人人收藏成功的“榮耀”。

誰知道幾年下來,參加各種“國寶”展示會、“國寶”正名會、“愛國主義”收藏會等等,功夫和精力付出不少,銀子花費不少,妻離子散,甚至有露宿街頭的危險,不管怎樣折騰,藏品就是不被正道藏圈和知名拍賣行企業認可。

看收不是收,看藏不是藏

這個階段,有幾種選擇:

要麼繼續玩,繼續收,不論真假,自娛自樂;

要麼人都騙我,我也騙人,以其人之道,還他人之身;

要麼進入國寶傳銷核心層繼續忽悠,要麼單打獨鬥挖坑埋雷打遊擊、擺黑攤、開黑店撈成本;

一種是敗光銀子敗光家,從此退出收藏江湖;

最後一種是開始反思,慎重對待收藏,並尋找正道藏家拜師學藝,具備一定藏識和眼力,進入下一個階段。

隨著藏齡漸長,經歷的世事漸多,就發現收藏界的問題太多了。而且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身邊經常是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無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難行,有眼力的人少,無眼力忽悠的人多,有真藏的低調孤獨,無真藏的花天酒地。

玩眼力、玩學問、玩境界的越來越少,玩生意、玩江湖、玩名頭、玩消失的越來越多。

好藏人無好評,惡藏人最風光。

最理智的是决心練就好眼力,淘出換進,以藏養藏。但進入這個階段的一些人也容易走極端,看許多藏人是激憤的,憂愁的,疑問的,警惕的,複雜的。不願意再輕易地相信什麼,警惕性很高。

這個時候看收的也感慨,看藏的也感慨,看擺攤的也無奈,看開店的也歎息,看拍賣的總懷疑,看開博物館的總無言;

看玩“國幫”總沉默,看詐騙做局的總漠視,看偽藏家總默然,看偽專家總見怪不怪。

這個時候,如上參禪,山自然不再是單純的山,水自然不再是單純的水。看收不再是收進賣出,看藏不再是藏有所為。

這個階段,銀子基本折騰差不多,有幾種選擇:

要麼洗心革面,重新來過,循序漸進,困難重重;

要麼結交名達權貴,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四兩撥千斤,挑我上泰山;

要麼指桑駡槐,絞盡腦汁,機關算盡,背地裡放冷箭,暗地裡放黑槍;

要麼爭強好勝,與人攀比,這山望著那山高,各個領域都想涉足,實則一個領域都沒有抓到根本;

要麼學大行做大行,時時刻刻釣大藏,世界各地逛拍場;

要麼積標本,搞專項,不管不顧考察忙;

要麼搞圈子,整會場,東奔西走喝酒忙;

要麼整會所,鑒寶忙,出書講課名利場;最

後一種是憑眼力,集精良,去粗留珍積館藏。

其實這個階段,是最考驗一個藏家的,多數人不停地攀登,爭強好勝,左比右較,藏性道性難取捨,處世做人總迷茫。

一個收藏者倘若停留在這一分階段,那就苦了這條性命了。

因為,沒有藏性,將永無滿足的一天。

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一個圓的,人外還有人,天外還有天。跟圈子比,超超有餘,跟國內比還算可以,跟港臺比,不言而語,跟外國比,暗自吸氣。而人的生命是短暫的有限的,哪裡能够去與永恒和無限計較呢?

許多藏家到了收藏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終點,死的時候還念念不忘。

但有一些藏家通過自己的修煉,終於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

茅塞頓開,回歸自然。

看收還是收,看藏還是藏

藏家如果進入第三重境界,便會專心致志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多不與旁人有私欲私心。任你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朗月。

面對當下紛紛擾擾,該放就放,該收就收,要麼一笑了之,要麼說幾句公道話以醒初藏之人。

收藏的境界,畢竟不是人生境界,今天的世道,不比過去的世道,人性大面積變壞,自己豈能獨善其身?

道性再高,也有發脾氣的時候,佛性再善,也有十八層地獄。

這個階段,總體來講,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自然看收還是收,看藏還是藏。

眼前無藏而心中有道,研哉,究哉,不枉此哉!藏哉,道哉,知己樂哉!知哉,悟哉,死之安哉!更多收藏之道定時更新。

延伸閱讀:

以前辨別古玩真偽的主要方法仍是靠“眼”來觀察。

凡見過的實物會存儲到大腦裏,並形成一種標準,你鑒定真偽、辨別年代的經驗就由此而來。

囙此,眼力高低與見識多寡也統統成為衡量收藏家或愛好者“專業水准”等級的重要標準之一。見識見識,見到過才能認識,少見就會多怪,多見就會悟出感覺來。

目鑒是由感覺為起點的,在鑒定過程中,既看器物的造型、色彩、紋飾、工藝等特點,與哪個時代相吻合;

感覺到它的韻味與哪個時代的器物相通,然後產生更複雜的心理活動 — — 知覺,其中包括聯想和判斷。

古玩古物目鑒依賴的主要是視、觸、聽、嗅四種:

視。

觸,即用手掂一下分量,並且摩挲手感;

聽,即聽聽敲擊的聲音,是沉悶或響亮,或是破損的啞聲;

嗅,即嗅聞器物有沒有造偽藥水的氣味。在感覺中,各種感覺現象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和溝通的,即存在通感現象。

發布者:香港福羲國際拍賣行

香港福羲國際拍賣公司經過11年的發展,在廣大藏家和客戶的鼎力支持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福羲國際拍賣集團》專業的團隊為您的藏品,做審核、鑒定、預估、風險評估、市場分析、媒體宣傳、官網雅昌推廣、在集團眾多的VIP買家裡面,我們將為您的藏品,精淮的、針對性的、找到有意向的買家。您只需把最好的精品帶給集團,其他的壹切 集團將全心全意,用盡壹切渠道將您藏品的曝光率,成交率提到最高,福羲國際隨時歡迎您的咨詢。

电话Tel : +852 5482 1633
微信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852 5482 1633
Email:cyuxin553@gmail.com

征集類別:

1、名家字畫: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書畫,油畫、水粉畫及其他藝術形式不限。

2、精品陶瓷:歷代陶瓷精品,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為佳。

3、翡翠玉器:高古玉、和田玉、翡翠等玉器精品,要求玉質佳、雕工精。

4、雜項文玩:文房四寶,繡品、田黃,雞血石,金銀器,青銅器等。

5、明清傢俱:各種材質的硬木傢俱,以紫檀和海南黃花梨為佳

发布者:香港福羲国际拍卖行

香港福羲国际拍卖秉承着以推广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文化不断努力和发展,一直对艺术品拍卖的发展不断做出努力和贡献。大型國際拍賣會全球公開征集,藏品拍卖咨詢 Tel : +852 5482 1633 WeChat:XGDG6913 LINE:xgdg6913 Whats app:+852 5482 1633 Email:cyuxin553@gmail.com

留下评论

通过 WordPress.com 设计一个这样的站点
从这里开始